這幾天隨時處於一個爆炸邊緣  身邊的人隨便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話語,就可以把我激怒到抓狂的境界,一直不願意接受這一切!更不願意去質疑生命的意義,關於信心?信仰?關於死亡?關於自我實現、關於追求健康、財富、自由?關於代價、懲罰?關於學習?又或者是教訓?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 這本書的作者在第一章就提到:「 這種內在的呼聲喚醒了我們,使我們意識到必須改變。這種呼喚,有時候是生病、失業、伙伴等外在因素引發的,但有時候是什麼使然卻不是那麼清楚、明確..............這種召喚最明顯的部份或許是一份很深的抑鬱------日漸感覺到佛佗所說的「苦」這個真相。佛佗理解到的苦並非只是痛苦或不適,苦-------梵文所說的dukkna--------是在我們經歷的事物中,感覺到一種根本的不足或無謂。」

前一陣子我積極的想要找尋出內在深層的意識和自「性」,榮格所謂的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cess),指的是人們在一生中,以許多不同的方式發展,本我在心靈結構與意識中結合,完成個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是「完整」的,但那乃是因為我們只察覺自我,而沒有進入到深層的潛意識。看不到的東西不覺得有,看到的東西不覺得無,但是潛意識最聰明的地方就是無聲無息若有似無的隔著一層紗對你吹著氣,呵著癢。

常常這樣自己跟自己打起架來了!因為某一塊的不足而不去面對,進而影響到生活上的枝節;我記得小學六年級時,媽媽終於答應我可以跟班上的男女同學們到溪邊烤肉戲水,而其中一位男同學是我一直以來很欣賞的,在烤肉的日子還沒來到前我開始每天吃的很少,喝很多檸檬蜂蜜水,最後焦躁到甚至生氣埋怨起來!反而大吃大喝!那時很不解,僅是自己默默生自己的氣(?)完全是抹煞了出遊的真諦嘛!

現在長大懂了,每個人都想往終極的目標前進,可大可小,到達目標一定需要有正確的「路」,從路的起點到終點又會經過許多的「歷程」;有的人喜歡走捷徑,有的人會繞遠路,但是不論用什麼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缺失的那塊,重視自己的個體性及潛能,接受原本的自己,使自己愈來愈加完整。
                    
這很難吔!潛意識通常是愈挖愈黑臭的,想像一個發餿的便當藏在沙發底下,看不見摸不著,但那個味道卻在空氣中無所不在,愈不收拾它只有愈來愈腐臭的啊!也許可以視而不見,但它就是「存在」,心裡就是不舒服不通暢!我以前好討厭洗碗,因為我怕洗碗會把手弄髒,所以其實我可以理解很多不愛打掃的人其實不是本身髒,而是他們太愛乾淨所怕被弄髒!(媽,系金耶我不是不洗碗啦~~ )

有些人不愛社交不喜歡交朋友,但真實的情況是害怕被遺棄而乾脆不要有開始;有時特別討厭某個人的某一些特質或是舉動,其實那些就是反應出自己內心裡最原始的自己,因為害怕被別人發現,於是先下手為強,先講先贏!別人就不會注意到你;用這樣的方法來欺騙自己,卻騙不過潛意識,只會帶來更大的反彈,因為厭惡他人的心其實就是投射出最不堪的自己,這樣不瘋也很難吧。
                    
我很幸運的遇到了一位好老師,我很坦誠的跟他一起發堀自己內心的陰暗面,並且學著接受它,就像發水痘一樣,乾脆一次給它發出來,但是這過程並不輕鬆也不簡短,常常需要很多的自我對話和練習,想到就做,一直到潛意識完全的符合真實的自我,也可以說是安撫了它,不再假裝感受不到。我想要把今生的功課結束,不想要被留級到下輩子還得要再重覆做同樣的課題( 或更難的課題 )。
老師說:「唯有先原諒自己別人才能原諒你。」

乍聽之下似乎不合理?但是我想就跟「先能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的意思相同,如果自己都沒有辦法對自己寬容,無法確切的知道問題在哪裡?別人更不可能理解。 我問:「那如果別人不願意原諒呢?」起心動念很重要,如果你確定你的心念是誠實誠懇的,那麼靈魂會知道。總不能因為想著別人不原諒你就不檢討不修正吧?那這樣的心念就不是為他人好,而是自私的想要求得寬恕而已。
                     
作者也寫到:「身為心理治療師,我常常碰到一些人苦於生活沒有方向感,沒有意義。這些人其實往往在物質方面相當有成就,可是後來卻開始感覺自己「陷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面,雖然很努力工作,卻很茫然。」「學醒」、「改變」可能以任何的方式召喚我們,在任何的時候,這種召喚最明顯的部份或許是一種很深的抑鬱.........很多事情一開始覺得很有意義,投入很多精力和時間去做,後來卻覺得很空洞、不足.........。

我曾經多次陪伴一些好友去接觸算命、改運、超渡、祭改.....等等,我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被召喚的時刻,但是選擇解決的方法卻大不相同,如果沒有真正的面對自己的抑鬱,而一昧的去掩蓋內在深處的創傷,這樣自我分裂的下場都是極度痛苦的,就像止痛劑成癮一樣,暫時的安慰了自己,事後證明,都是撒錢求心安,真正的問題卻不斷的重演,完全沒有解決。
                   
             
痛苦的根源,是執著。
有些時候本身條件不足,或是想要得不到時,所產生的挫敗、怨恨、忌妒,很有可能成為傷害別人或是折磨自己的工具,因為想要跟別人一樣所以拚命的血拚購物,看到別人婚姻幸褔嫁個好老公就認為一定是自己不夠美所以最快的方法就去整型;看到別人擁有的卻沒有想到是人家努力得來的,當自己的努力追不上想要時,心思就愈複雜,行為就愈匪夷所思。漸漸的把自己愈轉愈沒有空間,愈來愈想要走最快的路抵達。
這本書其實沒有如書名那麼的冗長難懂,作者以他在心理治療領域加上靈修的三十年多年經驗,探討心理上驅動我們努力「覺醒」(反省)掙扎的各項因素,他告訴大家智慧並不是由靈感而生,而是由緩慢而痛苦的經驗累積而成,他像是靈修和心理學的橋樑,達到精神分析和宗教的平衡,如果你搞不清楚為什麼總是在傷害明明很珍視事物 ( 包括自己的身體 ),答案就在其中。
                  
                    
在這些學習的日子以來,接續的發生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一度使我停止思考,因為害怕質疑,害怕自己的信仰會不會被摧毀?強迫自己停止思考,突然失去好友的錯愕, 真的讓我這幾天都像是一隻充飽氣的河豚,渾身是刺!不管是睡眠、飲食(不是吃不下而是吃很多) 連最基本的呼吸都遇上困難,胸痛、背痛,即使不斷的在面對整片山林的陽台努力深呼吸,那個氣就是進不去出不來;我更擔心其他共同的好友們,與好友更加核心的其他好友們、親人們......每一個人都籠罩在巨大的傷心不捨和壓力之下,但是彼此卻不能太過於接近,因為大家都身歷其中,太明白對方的苦。此時唯有盼望著時間跟這緩慢痛苦的經驗累積,心念由悲傷轉換成很深的祝褔與勇氣,帶領著大家一步一步往前進。

親愛的妳,我會從不能理解,覺得妳受的苦不值得,來思考妳其實就是每個人的縮影,沒有人沒有黑暗面,沒有人沒有不足點,沒有人不怕失去,而妳只是比大家更用力奮不顧身的追尋,比大家更勇於前進,無奈衝過了頭,太有信心。因為這就是敢做敢為的妳!只是,這樣的結局是否可以只是一場玩笑遊戲?妳這樣擔任上帝的教材實在太了不起,祝褔妳,從此卸下身上的重擔,再也沒有痛苦和掙扎,靈性的富足使妳聖靈充滿,褔杯滿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 l o r i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